住房城乡建设部于3月31 日发布的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即将在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这部全新的规范为住宅项目建设带来了全方位的重大调整,从建设目标、原则到具体的建设要求、空间规划等,每一处细节都关乎居民的居住体验与生活品质。
新《规范》明确将“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定为住宅项目建设目标,秉持“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这意味着未来的住宅建设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实现,而是朝着更加全面、优质的方向发展。
在建设要求层面,新《规范》充分考虑居住的实用性与安全性。无障碍设计成为住宅项目必须遵循的原则,保障特殊群体的居住便利性。同时,住宅建筑在通风、日照、采光、隔声、防水等多方面性能均有严格要求。外窗、外墙装饰等附属设施的安装牢固性也被着重强调,杜绝脱落、坠落等安全隐患,为居民营造安心的居住环境。
建筑空间方面的规定更是引发广泛关注。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卧室、起居室室内净高分别不低于2.6米,厨房卫生间不低于2.2 米,极大改善了居住空间的开阔感。卧室使用面积、短边净宽等也有明确标准,如卧室使用面积不小于5平方米,短边净宽不小于1.80 米,兼起居室的卧室使用面积不小于9平方米,让居住空间布局更合理、更舒适。
公共空间的规划同样得到优化。四层及以上新建住宅建筑每个单元至少设1台电梯,十二层及以上至少设2台电梯,解决高层住户出行难题。而且,住宅建筑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都要实现公共移动通信信号全覆盖,紧跟数字化时代需求,保障居民通讯顺畅。
室内环境质量提升也是新《规范》的一大亮点。不仅提高了卧室、起居室分户墙和分户楼板的空气声隔声性能及分户楼板撞击声隔声性能,还对建筑设备传播的结构噪声、卫生间排水噪声等设定限值,减少噪音干扰,打造静谧的居住氛围。同时,从冬季保温、夏季隔热、建筑通风三方面提出住宅建筑基本性能要求,确保四季居住环境宜人。
清华大学恒隆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吴璟指出,新《规范》作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以保障居民基本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为宗旨。与旧版规范相比,新《规范》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出发点,在层高、密度控制、适老要求、噪音限制等多方面的改进,对推动住宅建设高质量发展意义深远,切实满足广大居民对“好房子” 的共性、基础性需求,筑牢住宅建设的品质底线 。